枫木禾

叶橙一生推

名著推荐 1.0

鈰子君:

其实说是名著……其实只是一些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严肃性的文学作品,其中几本没什么人气,估计也不能称得上大众意义上的名著_(:зゝ∠)_所以这个推荐非常的个人向,可以说是私心爆炸(笑哭)


 


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_(:зゝ∠)_


 


 


 


01.《中国戏剧史》《观众心理学》   作者:余秋雨


 


余秋雨先生最出名的应该是他的散文系列吧,《行者无疆》这些,当初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非常惊艳,觉得文字非常有韵味,充满了一咏三叹的韵律感。恰好我家有余秋雨先生的全集,就趁着劲头一口气看完了……这可能是我做出的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(笑哭)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像餐后甜品,好吃,但是不能当主餐,一口气吃太多更显腻味。而且余秋雨先生喜欢把其以前出过的散文集打乱顺序再出一遍(而且不止一次),这种骗钱行为让我非常愤怒(因为我都买了),所以后来很少看他的作品了,尤其是散文_(:зゝ∠)_


 


后来看《中国戏剧史》和《观众心理学》这两本反而有点改观。虽然是学术著作,但是并不生涩,也不难读(《梦的解析》就是反面例子),反而有一种想一口气读下去的爽快感。我觉得余秋雨先生可能把自己写散文的某些习惯代入了,不过因此冲淡了学术著作那种沉甸甸的感觉,所以我很喜欢这两本,就算当作某种特异的散文看也是好的。而且脉络清晰简单易懂,实在是很亲民的学术著作。


 


 


02. 《四季花传书》   作者:川濑敏郎


 


日本插花大师川濑先生的著作,讲解了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一些注意事项,附注一些自己在插花上的心得。我拜读这本书的时候,总感觉先生写了一本花日历——每个月都有对应的植物,每个月都有不一样的妍丽。先生附注的心得很朴素,反而有一种源自大地的、生长的力量,让人觉得亲近。其中旁征博引,不由惊叹先生涉猎之广。


 


日本有“一期一会”的说话,用在插花里,有一种“为花赋予灵魂的感觉”,每一次的艺术都是命运。我非常、非常喜欢这一本书,有种灵魂被洗涤的感觉,先生的艺术真的异常纯粹,也许因此才能用一朵花还原一个春天。


 


贴一段川濑先生的话:


 


“我们欣赏一朵花在自然中的样子。自然的美,是无私的美,也是最高的美。但插花不同。它带着看花的人的心情——看花的时候,仿如眉心落下一滴清净的水通过了身体。花道大概需要在形式上学习,但插花本身不需要学习,而是习惯。因为插花只是把心情表现出来而已。”


 


 


03. 《一个人的村庄》   作者:刘亮程


 


很久之前看的书了(我印象里是刚上初中),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,只记得当初对内容半懂不懂,强逼着自己看完就扔到一边。但是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好像又能记起来了——坍塌的破墙,腐朽的梭梭木,在村子最前头的小房子,因此可以每天头一个迎接晨光。就算当时的我什么都不懂,那种隐藏在文字里淡淡的忧伤仍然能穿透纸张印在心里,穿越近十年的时光,再一次追上我。


 


都说白衣苍狗,其实很多写下这些话的人都未必体验过时光如刀。这本书实则格局很小,小到只有一个村庄,叙述平铺直叙,作者没有抨击什么,也没有控诉什么,只是淡淡地说,就能感受到物是人非的苍凉。这才是真正的“我手写我心”——真正的故事不需要无谓的渲染,只是讲述,就能打动人心。


 


 


04. 《民国旧士·过去的那些人》


 


《中国青年报》专栏文章合集,讲述了上个世纪那些文人墨客、迁客骚人的故事。有我们熟悉的,也有已经湮灭在历史洪流中的,但在那年的舞台上,他们光芒万丈,都曾是不同世界的中心——我为什么喜欢人物传记?因为人的一生太短了,短到很难走出自己的圈子,更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。我们需要用别人的故事补充自己,才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“井底之蛙”,让“理解”这个词显得不那么流于表面。


 


毕竟很多时候,“理解”这个词都带着浓厚的双&%标%#色彩。不真正了解他人的经历,根本没有理解的前提;而不走出自己的世界,根本谈不上理解。


 


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心痛的书,看着才华横溢的大师们因为各种原因湮没——有些原因甚至是莫须有的——很难不产生一种“命运不公”的念头。但一想到世界上还是有这样好的人存在,就让人想努力一把,就算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,至少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,优秀到有自己的判断,不至于沦为那些盲目的迫害者的一员。


 


这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应该做到的事。


 


 


05. 《虚无的十字架》   作者:东野圭吾


 


东野圭吾是社会派推理作家,比起要求严谨的本格派,他讲更多的笔墨放在所谓“人心”上,他总能找到社会感情中的敏$3!3$感点、剖出粉饰其上的腐肉、将现实鲜血淋漓地呈现在众人眼前。这本也不例外,但是并没有《白夜行》那样绝望与黑暗,而满是矛盾与纠结的螺旋。


 


这本的中心议题是讨论“‘罪’与‘罚’到底为何物”。但我看完后最直观的感受反而是,正义果然是虚无缥缈的东西。当时我特别悲观,觉得当感情与正义一起被放上天平的时候,现实总会变得滑稽可笑,但有并非完全的喜剧,只能变成一出不伦不类的悲喜剧。没人能决定正义是什么,我们只能尽力接近正义,而不能达到绝对的正义。


 


后来还是扭回来了,积极向上比较适合我。


 


另附,虽然近几年东野圭吾的小说在国内很有名,但感觉翻来覆去听到的总是那几本……小众作品没人权吗(笑哭)我觉得这本和《时生》都挺好的(虽然《时生》没看完……)


 


 


06. “反乌托邦三部曲”


 


我们常说的“反乌托邦三部曲”是指《我们》、《美丽新世界》和《1984》这三本,其中以《1984》最为出名。按前后顺序排序的话,最早的是《我们》(1921),其次是《美丽新世界》(1931),最后是《1984》(1949)。


 


先说《我们》。当初看《我们》的时候,我已经看了《美丽新世界》和《1984》,第一反应是“哇和《1984》好像啊……”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才对。《我们》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两部反乌托邦巨作。虽然行文上看来没有另两部流畅(我觉得可能是我看的那本翻译的锅……措辞太难受了),不过毕竟开山祖师爷,至少抱着致敬的心去看一下_(:зゝ∠)_


 


(其实比起《1984》我更喜欢《我们》_(:зゝ∠)_)


 


《美丽新世界》是我看的第一本反乌托邦小说,印象特别深,因为其中的很多现象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缩影。里面有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,而且不同于《我们》和《1984》,里面的所有人都满足且快乐。在情感上你觉得这个社会是病态的,但在逻辑上你找不到推翻这个社会的理由:既然它的所有成员都喜欢且接受这个体系,你有什么资格否决它呢?


 


而且其中对人种分化和教育的描述非常精彩,有逻辑有条理,非常“科学”。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。


 


《1984》不多说了,我觉得大家应该都蛮熟_(:зゝ∠)_


 


 


07. 《2018》  作者:刘慈欣


 


大刘的作品我看过不少,他的早期作品用语堪称“朴实”,看的时候总有种微妙的感觉。大刘是“硬科幻”派,他基本不怎么写柔软的感情戏,追求的是极致的科学和幻想,他的宇宙冰冷空旷,人类在穹宇之下只不过是沧海一粟,这种强烈的对比营造出的冲突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看点之一。所以他一向长于剧情而短于人物,个人特色,无可置喙。


 


不过这本有点特别。这是本短篇小说集,其中不少的篇幅用在描写人和人的“感情”上,多了几分人情味。我非常、非常喜欢这一本,翻过来倒过去看了好几遍,有些剧情甚至能背下来,因为我真是爱极了在极限环境下爆发出的人的光辉,用动漫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“I LOVE 人类”,比起精致的星海,我更喜欢带着烟火气息的人间。虽不美丽,但是真实。


 


因为我们也置身人间啊。


 


另附,大刘的描写在这本里有惊人的进步,比之前的强太多了,有些甚至可以用在作文里(大赞)


 


 


08. 《伤心者》  作者:何夕


 


这本书是短篇小说集,是“软科幻”的代表。


 


其实这本书可以和之前我提过的《奥术神座》搭配来看,因为在这个短篇小说集中,《伤心者》这一篇正是写了一个错位的天才,他的伟大超越了这个时代,所以注定无人理解。这是一部缺点甚多的作品,作为科幻作品,它是“苍白”的,其中甚至没有几个涉及到科学的词;它也并不严谨,其中对科研充满了非常幼稚的臆想,经不起严格的推敲。但时至今日,我仍觉得《伤心者》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软科幻著作,用一位知乎网友的话来说,“与我而言,它是一部把事业、亲情、爱情、社会现实结合得几乎完美无瑕的作品,每一次结合,在我的心里都会滚过长久的浩叹。”


 


它讲述了一个孤独的殉道者的一生,他将毕生献给了科学,他的世界却是永恒的极夜。可这样真的没有意义吗?来自一百五十年后的研究者这样说:


 


 



“我不否认对何夕(没错这篇小说的主角也叫何夕)的那个时代来说,《微连续原本》(何夕的著作)的确没有任何意义,但我想说的是,对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过多讲求回报的,你不应该要求它们长出漂亮的叶子和花来,因为它们是根。”




 


 


在硬科幻的世界里,读者很少看到个人的喜悲——那里的宇宙太大了,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碎了微弱的呼喊,唯余人类“渺沧海之一粟”的嗟叹。何夕的科幻非常软,不止是这篇《伤心者》,在他的很多文章中,你都很难见到对科学本身的探讨。你所能看到的,是人性在碰撞、挤压下,仍然散发出的光辉。仍是来自知乎读者的评价,“在这个自私的世界里,依然有些东西,它们是那样的洁白无瑕。”


 


也许正是这些东西,支持着我们的科学、乃至我们人类本身穿越极夜,一路走来。


 


这篇文章是殉道者的挽歌,也是殉道者的赞歌。


 


科学本身的进步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,太多的试错者被掩埋在历史的风烟中。但正因为那些知难而上的前辈,我们才能有现在的生活。惟愿所有选择了这条孤独道路的人们能够被世界温柔对待,他们替我们冲锋陷阵,也许我们唯一能做到的,就是不让他们伤心落泪。


 


——For the world i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.


 


这本书里其他的短篇也都很好看,强力推荐。


 


 


 


还有点想推荐的,下次再说_(:зゝ∠)_

评论

热度(88)

  1.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